钱可以慢慢赚,时光不可赎回。爱,更无法赊欠。有时候错过一天,也许你就错过一辈子的亲人。节日很多,团圆太少。见见最爱你的人,与亲人吃饼赏月。
关于中秋节的文字记载,最早出现在北宋孟元老的《东京梦华录·卷八》:“中秋节前,诸店皆卖新酒,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,画竿醉仙锦旆。市人争饮,至午未间,家家无酒,拽下望子。是时螯蟹新出,石榴、梨、枣、栗、孛萄、弄色枨桔……
中秋节的灵魂 :月饼
中秋节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,也可以说:无月饼不中秋。月饼如同粽子、年糕一样,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三个节日食品之一,同时也代表了背后所沉淀的岁月和文明。
无论是月饼的始祖——太师饼(殷、周时期,江、浙一带为纪念太师闻仲制的边薄心厚的饼),还是汉朝时的胡饼(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,引进芝麻,便出现了以芝麻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,名曰“胡饼”),都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月饼。
“月饼”一词的最早记载,出现在南宋吴自牧仿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》的《梦粱录》中,其卷十六"荤素从食店"中记载,当时的"蒸作面行"出售"芙蓉饼、菊花饼、月饼、梅花饼、开炉饼"等。虽然此时的“月饼”不只是在中秋节吃,与中秋节还没有联系。
明代起便有了大量关于月饼的记载,这时的月饼已是圆形,而且只在中秋节吃。
到了清代,月饼已经是颇为流行,美食家相竞品之。袁枚的《随园食单》里就记录了两种月饼:“刘方伯月饼”与“花边月饼”。而这两种月饼皆是酥皮月饼(苏式月饼)。
金字火腿月饼:手工月饼的老味道
月饼越来越多,种类越来越丰富,可是想吃的月饼却越来越少了。或许我们追求的都是朴实无华的那份情感,无需太多浮华的点缀,这也正是金字火腿月饼的核心所在。
当去掉盒子,也去掉了各种月饼的标签,最怀念的肯定是那种有岁月味道的月饼。金字火腿每年只在中秋期间售卖的“苏式火腿月饼”便是一款令人怀念的月饼。一经推出就刷爆朋友圈,俨然成为月饼中的新网红。
在这个以机械制造为主的工业时代里,手工制作的产品尤为可贵。馅料中颗粒分明的火腿丁皆选材自金字火腿中上方部位,更不论由当季新鲜春小麦磨成的小麦粉和深山核桃等当季食材。
整个制作过程,从和面、做馅、擀皮一直到包制、印模、烘烤,每一道工序都是手工完成,所以每一个火腿月饼都不是简单的复制品。
酥皮月饼中有一个很关键的环节——起酥。手工起酥能达到的饼皮薄度是任何机器起酥都无法完成的,虽然这只是一点细微的差异,却是酥皮月饼能否层层化渣的关键。
道道精工艺、款款好食材无不显示着金字火腿对传统和自然的专注。食之酥松香软,甜中带咸,油而不腻,有浓郁的火腿香味。
中秋佳节,团圆时刻,奉上一份诚意好礼,与亲朋好友过一个畅意的节假日何不乐哉?尽管月饼样式丰富多彩,有句老话说得:“经典的才是最好的”。一个传统的节日当然需要“传统的月饼”来相配啊!!!